程一笑:坚守快手初心的短视频平民叙事者
一、从东北程序员到北漂产品经理:藏在代码里的用户直觉
程一笑的故事,要从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实验室说起。2007年毕业的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大连惠普做软件工程师,每天与代码和服务器打交道。但他很快意识到,“写代码是解决问题,做产品是理解人”。2009年,他背着电脑北上,在北京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这段经历像块磨刀石,让他学会用“用户视角”拆解需求。
同事记得,那时的程一笑总爱泡论坛,观察用户在贴吧、天涯上的互动。“他笔记本里记满了‘用户为什么愿意发图’‘表情符号怎么用更自然’这类问题。”后来有人调侃,程一笑的产品直觉,是“蹲在用户堆里观察出来的”。
2011年,程一笑跳槽到人人网,负责短视频业务。但当时的短视频还是“小众玩具”:用户需要下载专业软件剪辑,上传耗时半小时,播放卡成PPT。他敏锐意识到:“记录生活不该这么麻烦。”
二、GIF快手:从工具到社区的第一次蜕变
2013年,程一笑带着“让用户轻松记录”的念头,在中关村一间民宅里创立快手。最初的产品叫“GIF快手”,核心功能是把视频转成GIF动图——这是他观察到的刚需:年轻人爱用动图表达情绪,却找不到便捷工具。
上线三个月,用户量突破100万,但程一笑并不满足。“GIF是工具,用户用完就走。”他开始琢磨:如果让用户直接在App里分享动态,会不会更有粘性?
转型发生在2014年。团队砍掉GIF导出功能,专注做短视频社区。办公室白板上写着“记录真实生活”,程一笑带着程序员逐条优化上传流程:压缩算法改了17版,加载速度从15秒缩到2秒;界面去掉花哨特效,只留最朴素的“拍摄-发布”按钮。
早期用户多是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摆摊的小贩拍切菜过程,退休教师录广场舞教学,宝妈分享辅食做法。程一笑常泡在评论区,看到有人说“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事被看见”,他会兴奋地截图发给团队:“这就是我们要的。”
三、遇见宿华: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双向奔赴
2016年是快手的转折点。用户量突破3亿,但内容同质化、社区氛围松散等问题浮现。程一笑意识到:“需要一个能把技术、算法和社区运营结合的人。”
经朋友介绍,他见了宿华。这位曾在谷歌、百度做算法的“技术大拿”,当时正为创业方向迷茫。两人聊了六个小时,从“用户为什么愿意停留”聊到“算法如何不扭曲真实”。程一笑说:“我想做一个让普通人被看见的平台。”宿华接话:“算法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收割注意力。”
这次见面促成“快手的第一次权力交接”:程一笑退居幕后管产品,宿华任CEO主抓技术与运营。但两人的共识始终清晰——快手的核心是“普惠”:不刻意扶持头部,让每个普通人的内容都有公平曝光机会。
“当时很多平台砸钱买网红,我们没跟。”程一笑后来回忆,“不是不想,是怕破坏社区的多样性。”这种“笨功夫”反而奏效:2017年,快手日活突破5000万,用户标签里多了“小镇青年”“手艺人”“乡村教师”。
四、与抖音竞速:守住“慢”的勇气
2018年,抖音以“沉浸式推荐+明星运营”快速崛起,日活反超快手。外界替程一笑着急:“要不要学抖音?”他的回答很干脆:“快手不是抖音的竞品,我们的用户需要另一种记录方式。”
团队内部有过争论。有人提议“增加热门榜单”,程一笑反问:“如果只推爆款,那些每天发三条日常的阿姨,还会来吗?”他带着产品经理做了个实验:关闭部分流量倾斜,观察普通用户留存率——结果比预期高12%。“这说明用户要的不是‘被更多人看到’,而是‘被在意的人看到’。”
这种坚持让快手保持了独特的社区气质。在快手,你能刷到贵州苗绣艺人的刺绣全过程,也能看到东北大爷在雪地里修拖拉机。这些“不精致但真实”的内容,成了快手的护城河。
五、二次创业与“老铁”情怀:从CEO到“首席用户体验官”
2021年,快手上市,程一笑却辞去CEO,专注产品。有人不解:“功成名就为何不退?”他说:“快手的问题,只有泡在用户里才能解决。”
他恢复了“产品经理”状态:每周至少三天泡在客服部,听用户吐槽;匿名注册新账号,体验新人冷启动流程;甚至跟着“非遗手艺人”直播,观察他们如何与粉丝互动。
2023年,快手推出“村播计划”,程一笑亲自参与选品,帮陕西苹果农设计直播脚本。有果农说:“程一笑比我们还懂怎么把苹果拍得甜。”他却说:“是我们该懂你们。”
如今的程一笑,依然保持着早年的习惯:背包里装着笔记本,随时记录用户原话;开会时先问“这个功能,普通用户真的需要吗?”在快手的会议室墙上,至今挂着早期用户的留言:“谢谢快手,让我妈看到了我在西藏修铁路的样子。”
从东北程序员到短视频平台创始人,程一笑的“初心”从未复杂——他始终相信,技术的温度,藏在每个普通人被看见的瞬间里。而这,或许就是快手最珍贵的“平民叙事”。(完)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