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主频遭网络暴力 企业发起35宗维权诉讼​​

9月26日,小米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披露了针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小米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并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诉讼。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小米车主因车辆使用遭遇网络攻击,小米已协助发起35起车主维权诉讼。这场始于舆论场的攻防战,正逐渐演变为企业与网络黑公关的正面较量。

​黑公关肆虐:从“产品争议”到“人身攻击”​

小米的困境并非孤例。在汽车行业,一场针对车企的网络暴力正愈演愈烈。雷军在年度演讲中直言:“小米汽车已成为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从AI生成的虚假图片、视频,到雇佣水军在评论区辱骂车主,甚至新车发布前预埋负面通稿,黑公关的手段愈发隐蔽且极具破坏性。

工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直指行业乱象:虚构销量波动、煽动对立情绪、攻击企业战略……这些行为不仅误导公众,更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小米车主的遭遇颇具代表性——有人因驾驶习惯被恶意剪辑视频嘲讽,有人因车辆故障讨论招致人身攻击,甚至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收到死亡威胁。

​技术公司的法律突围​

面对无差别攻击,小米选择用法律武器捍卫权益。法务团队24小时监测舆情,对涉嫌侵权的账号逐一取证,并通过诉讼追究责任。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透露,公司已开通专项反馈通道,鼓励车主提供证据,形成“平台监测+用户举报+法律追责”的立体防御体系。

“我们不是要与谁对立,而是要守护基本的商业伦理。”雷军在采访中表示,黑公关的泛滥正在侵蚀行业信任,“如果企业不敢创新、不敢发声,最终受损的是消费者和整个产业。”

​行业自救: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反黑​

小米的遭遇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集体焦虑。小鹏、蔚来、深蓝等车企此前联合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黑公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凌晨发布负面稿件、批量注册小号控评、利用算法漏洞放大争议话题……甚至有平台对同类内容的正负面标题给予截然不同的流量扶持。

此次六部门联合行动,被业内视为整顿网络生态的标志性事件。通知明确要求严打“AI造谣”“饭圈互撕”“数据造假”等行为,并建立跨平台协作机制。小米等企业的诉讼行动,或将为行业维权提供样本:通过司法判决明确责任边界,倒逼平台履行监管义务。

​结语:捍卫尊严,更是守护创新​

从“性价比之争”到“技术路线辩论”,小米的成长史始终伴随着争议。但当攻击从观点分歧演变为人身侮辱,从行业讨论堕落为人身威胁,这场斗争便超越了商业范畴。正如雷军所言:“我们呼吁的不仅是反黑,更是对创新者的尊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份法律文书的提交,都是对网络暴力的有力回击;每一次用户发声的支持,都在重塑健康的舆论生态。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比起销量数据,一个敢于亮剑的企业,更值得我们投去敬意。”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社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