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2026量产在即,中国如何抢占万亿空中交通新赛道?
广汽、小鹏、长安等企业相继公布飞行汽车量产时间表,一场围绕低空出行的产业变革正加速从实验室驶向商业化起点。
2025年6月,广汽集团正式发布量产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并开启预售,定价不超过168万元,计划2026年底交付。紧随其后,小鹏汽车宣布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近4000台订单,同样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同时透露,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底启动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中国一汽的“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也计划于年内首飞。
01 多家车企亮出时间表,飞行汽车量产进入倒计时
中国飞行汽车领域正迎来密集进展。广汽集团旗下广汽高域量产型GOVY AirCab已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并公布预定价格,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
小鹏汽车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在2025年4月的全球热爱之夜上,小鹏宣布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收获近4000台订单,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年底启动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中国一汽的飞行汽车总部项目已正式落户深圳大鹏,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计划于年内首飞。
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沃飞长空的首款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AE200已进入适航取证的第四阶段,预计在2026年取得适航认证,实现商业化运营。
02 技术突破与产业基础,为飞行汽车铺平道路
飞行汽车能从概念走向量产,得益于中国在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深厚积累。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指出:“飞行汽车多采用电动驱动,与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系统上有诸多相通之处”。
广汽高域副总经理郑家响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强大的工业基础,使飞行汽车飞起来成为可能。汽车很多核心技术可以复用到飞行汽车上,形成高安全、规模化、低成本、舒适性的产品”。
小鹏汽车已建立起自动驾驶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云端大模型、车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开发的AI芯片以及底层架构四个领域。该公司正在训练720亿参数量的基座模型,并自研了专为大模型定制的图灵AI芯片。
03 智慧交通万亿市场,为飞行汽车提供广阔空间
飞行汽车的发展与中国蓬勃增长的智慧交通市场相辅相成。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突破8560亿元,2025年预计达 1.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8%,占全球市场份额35%。
智慧城市交通作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超40%。海康威视的“全息路口”方案,借助多源传感器融合与AI算法,让路口通行效率提升25%,已在深圳、杭州等城市应用。
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年均增速超20%。随着ETC 2.0与无感支付普及,2024年车路协同市场规模达120亿元,年增速超25%。
百度Apollo、阿里云等推出的V2X解决方案实现厘米级协同感知,如江苏五峰山智慧高速,经全要素数字化改造,交通事故率下降40%,通行效率提升30%。
04 政策东风助力,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政策支持为飞行汽车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
202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门的低空经济发展司。民用航空法的修订也在进行中,以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一些地方政府对新建、改扩建A类通用机场项目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估算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省级财政性资金一次性补助,这有助于构建更完善的低空飞行网络。
05 应用场景多样,从城市通勤到应急救援
飞行汽车的未来应用场景远超传统交通范畴。业内专家认为,飞行汽车未来可运用于城市交通、景区观光、休闲旅游、抢险救援、航空医疗等不同场景,在沙漠、山区、林区、海洋、河流等领域均可通行。
沃飞长空与川航集团四川通用航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低空出行,以eVTOL作为支线运输工具,合作探索“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
这种合作将衔接航班与城市内部、景区之间的点对点交通,让“打飞的”去机场成为市民出行新选择。据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介绍,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后,价格大约为专车价格的两到三倍,可节约时间 80%以上。
06 专家展望三阶段发展,2050年建成立体交通体系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展望了飞行汽车的发展三个阶段:到2025年左右,进入1.0发展阶段,载物eVTOL飞行汽车开始商业化应用,载人eVTOL飞行汽车则在特定场景下开始示范应用。
预计到2035年左右,进入2.0发展阶段,载物载人eVTOL飞行汽车开始规模化应用,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
到2050年左右,进入3.0发展阶段,eVTOL飞行汽车和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应用,电动智能汽车将实现立体化发展,构建起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
07 安全与监管挑战,飞行汽车普及仍需时日
尽管前景可观,飞行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清华大学张扬军教授指出,飞行汽车的发展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运行安全、载荷与航程以及无人驾驶。
飞行汽车作为新型电动智能航空器,其适航性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起飞,包括电安全、热安全以及智能驾驶安全问题。多旋翼推进方式所带来的人机交互旋转件防护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孔得建认为,飞行汽车需在汽车、飞行器两套体系下分别进行监管。作为汽车在地面行驶时,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若升空飞行,则需纳入航空监管体系,申请适航证。
空域管理、社会接受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都是挑战的关键。飞行汽车需要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进行精准协同,确保飞行安全和空域秩序[citation:2。
据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分析,飞行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一定优势,因为飞行环境相对地面交通更为简单,没有地面复杂的交通标识、行人、非机动车等干扰因素。
专家预测,随着飞行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相关体系的完善,未来10-15年,飞行汽车有可能逐步成为主流出行方式之一。
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动智能汽车和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及产业链优势,为飞行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这场空中与地面的出行变革竞速,正在中国全面展开。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