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造型仿生机器鱼亮相西湖 应急打捞与环境监测双管齐下​​

仿生机器鱼 物联 杭州西湖
发布于 2025-09-28


秋日的西湖畔,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近日,细心的游客发现,湖中多了一些特殊的“游客”——通体深灰、身形灵动的仿生机器鱼。这些以本地鲤鱼为原型设计的智能设备,正在成为西湖景区应急打捞与生态监测的“水下护卫”。

这款仿生机器鱼由西湖水域管理部门联合科技公司研发,体长约60-70厘米,重量仅4-5公斤,单手即可轻松提起。流线型鱼身覆盖硅胶外壳,头部嵌入两个高清防水摄像头,鱼尾采用柔性材料模拟真实游动姿态,推进时速可达0.3米,在浅水区几乎不激起水花。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内置的“黑科技”:惯性导航系统搭配金属探测模块,可在浑浊水域精准定位遗失物品,误差不超过10厘米;底部伸缩式打捞杆可远程操控,快速回收手机、钱包等浅水区失物。

“遇到游客求助时,民警只需将机器鱼放入水中,通过遥控设定搜索范围,视觉传感器就会自动扫描目标。”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若物品位于深水区或复杂地形,机器鱼会协同巡逻船精准定位,大幅提高打捞效率。自试运行以来,已成功找回数十件游客遗落的贵重物品。

除应急功能外,机器鱼的“兼职”同样亮眼。鱼身搭载的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等数据,高分辨率摄像头能识别福寿螺、水葫芦等入侵物种,为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管理方透露,未来计划扩大部署规模,通过机器鱼群构建动态水质监测网络。

“既能守护游客财产安全,又能默默保护西湖生态,这个设计太巧妙了!”前来游览的陈女士点赞道。据悉,仿生机器鱼的研发历时两年,攻克了水下图像识别、低功耗续航等技术难题,其仿生外观更巧妙规避了对野生鱼群的干扰。

从“人工巡湖”到“机器护航”,西湖的智能化管理迈出新步伐。随着更多科技手段融入景区运营,古老的西湖正焕发出智慧新颜。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社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