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手机无卡时代!iPhone Air首发eSIM,三大运营商全面护航
一场由5.6毫米超薄机身引领的通信革命正式到来,eSIM技术让中国消费者告别物理SIM卡,实现了“空中发卡、一键切换”的便捷体验。
2025年9月,苹果推出的iPhone Air成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手机无卡化时代。
这款搭载苹果自研C1X基带芯片的手机取消实体SIM卡槽,通过虚拟SIM卡技术实现通信功能。 三大运营商也已全面就绪,为中国消费者提供eSIM服务支持。
01 打破物理限制:eSIM技术正式登陆手机端
eSIM(嵌入式SIM卡)技术告别了传统SIM卡的物理形态,将SIM功能直接嵌入设备芯片中。
用户不再需要实体卡,所有开卡、换卡、携号转网操作均可在线完成。这项技术自2011年苹果申请专利开始,历经14年发展终于在中国手机市场落地生根。
中国联通作为此次变革的先行者,已于9月19日iPhone Air发售当日同步启动eSIM业务支持。中国电信北京地区也首发支持,其他地区正快速跟进。
中国移动则表示已做好技术准备,将很快开放eSIM服务。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终于可以体验“无卡通信”的便捷。
02 手机变革:极致轻薄与强大功能的平衡
iPhone Air以其 5.6毫米的极致轻薄设计成为eSIM技术的最佳载体。
取消实体卡槽不仅让手机更轻薄,还提升了防水防尘性能,并为更大容量电池或其他元器件腾出了宝贵空间。
国行版iPhone Air(型号A3518)支持eSIM双卡双待,用户可同时接入两家甚至三家运营商。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仅国行版iPhone Air支持国内运营商eSIM服务,外版机型无法在国内使用eSIM功能。这一限制体现了中国对eSIM服务的监管策略。
03 办理指南:新老用户如何体验eSIM服务
对于想要体验eSIM服务的用户,运营商提供了两种办理方式:新用户办卡和老用户转卡。
目前,eSIM办理仅支持线下门店操作。新用户入网需携带iPhone Air和身份证,前往运营商门店办理“eSIM手机入网”。
老用户转卡则需携带iPhone Air和身份证(建议同时携带现有实体SIM卡),办理“eSIM补换卡”业务。转卡后,用户手机号、套餐和权益均保持不变。
04 优势显著:eSIM如何重塑移动体验
eSIM技术带来多方面优势。它节省手机内部空间,有助于实现更轻薄的设计或容纳更大电池,同时提升防水防尘能力。
使用灵活性方面,eSIM支持一卡多终端,多设备使用更方便。办理业务也更为便捷,更换套餐、携号转网均可线上完成,无需跑营业厅。
安全性是eSIM的一大亮点,设备丢失后,用户可远程锁定或删除eSIM资料。对出境用户而言,出国无需购买实体卡,在线购买当地eSIM套餐即可激活使用。
05 发展历程:eSIM在中国的曲折之路
eSIM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三大运营商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eSIM业务,但主要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领域试水。
2023年,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eSIM业务办理,引发市场广泛猜测。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2025年下半年,eSIM业务在中国重启。这次重启与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密切相关,标志着中国eSIM发展进入新阶段。
06 未来前景:eSIM将成万物互联数字基座
eSIM技术将成为 AI时代万物互联的“数字基座”。
随着智能眼镜、智能戒指等小型化设备不断涌现,传统SIM卡的物理插拔方式已难以适应。eSIM为终端厂商提供了更友好的解决方案,相比于Nano SIM卡实现了96%的空间节省。
GSMA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将有约10亿台eSIM智能手机投入使用;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在物联网领域,eSIM同样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研究机构Jupiter Research测算,到2026年,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个增长至1.95亿个。
07 产业链布局: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备战
eSIM卡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中游运营商及合作服务商,下游应用场景有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等。
多家相关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厂商,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
移远通信生产的模组支持eSIM服务,其携手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了一套统一高效的IoT eSIM端到端解决方案。
思特奇主要提供eSIM相关的业务运营支撑服务,助力运营商高效管理其eSIM业务的后端运营流程。
从2023年暂停业务到2025年高调重启,中国eSIM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但前景光明的道路。
随着AI终端多模态发展,智能戒指、智能眼镜等设备对空间利用要求极高,eSIM几乎成为必选项。
中国联通终端公司联通华盛副总经理陈丰伟指出:“eSIM是强移动性AI终端的必选项”。未来任何一个终端都可能嵌入eSIM芯片,成为智能连接的安全基石。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