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陷限高风波 知情人士称系执行沟通问题牵动市场神经
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集团再次站上舆论风口。财联社记者获悉,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近日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针对此事,万达内部知情人士向财联社回应称:"此次限制高消费系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所致,目前双方正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或因执行层面信息传递不畅导致误操作。"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限高令涉及万达旗下某项目公司的未决债务纠纷。尽管万达方面强调已积极协调处理,但市场担忧情绪仍在蔓延。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执行问题往往折射出企业复杂股权结构下的责任认定难题——尤其在母公司担保责任边界模糊的情况下,基层执行机构与企业间的沟通断层极易引发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集团近期面临多重挑战。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万达商管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超过53亿元,旗下多地万达广场因租赁合同纠纷频现诉讼。尽管王健林本人持续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但其子王思聪近期频繁抛售海外资产的举动,仍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家族财富转移的信号。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万达限高#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2.3亿次。网友讨论呈现两极分化:既有声音质疑"老赖名单出现千亿富豪"的荒诞现实,也有理性分析指出"商业帝国转型阵痛难免"。值得玩味的是,某财经博主发起的投票显示,62%参与者认为此次事件将加速万达轻资产转型进程,而31%则担忧实体商业的现金流压力。
行业观察家指出,此次限高事件恰逢中国商业地产深度调整期。戴德梁行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攀升至18.7%,万达广场出租率虽保持90%以上,但租金收缴率的区域性波动已引起资本市场的警觉。有投行分析师坦言:"当头部企业的信用评级开始承压,整个行业的融资成本或将面临结构性上移。"
目前,万达集团正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强调"始终秉持契约精神推进债务化解"。而随着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公告的披露,涉事项目公司已进入预重整程序,这或许为这场持续发酵的风波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对于王健林而言,如何在守住商业信誉底线的同时完成万亿资产的战略转身,仍是横亘在这位前首富面前的艰难课题。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