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3小时演讲+小米17发布倒计时:15年“追梦人”的新答卷
“今晚7点,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9月25日傍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微博刚发出这条预告,评论区瞬间被“蹲守”“求爆料”的留言刷屏。从造车到芯片,从手机到家电,这场被雷军称为“每年一次深度交流”的年度演讲,不仅是小米17系列的发布会,更是一家科技企业创业15年的阶段性总结——当“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遇上“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的愿景,小米的故事,比手机更值得期待。
3小时浓缩15年:雷军的“答疑式”演讲,藏着哪些信号?
“内容精简到2个半小时!”雷军在微博中提前“剧透”,打消了用户对“长演讲”的顾虑。这场被他视为“和朋友聊天”的年度分享,上半场是创业感悟,下半场是新品发布,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直面问题的坦诚。
面对“为什么还在一线”的提问,雷军在视频中笑答:“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这句话,恰是小米15年历程的注脚——从2010年中关村的小办公室起步,到如今横跨手机、汽车、芯片、家电的科技生态,雷军始终保持着“创业者”的状态。
而当被问及“小米创立15周年最重要的事”,他的回答直指核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从2017年启动芯片自研,到2021年宣布造车,再到如今澎湃OS3系统的落地,小米的每一步都踩在“硬核科技”的深水区。
小米17系列:旗舰机的“加量不加价”与生态野心
作为今晚的绝对主角,小米17系列的亮点已被雷军提前“拆解”:
性能天花板: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首发
9月25日早间,小米澎湃OS官方确认,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采用第三代3nm工艺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这款芯片不仅主频高达4.6GHz(移动平台史上最高),功耗表现也较前代显著提升。雷军直言:“确实强。”这意味着,小米17系列有望在游戏、影像等场景实现“性能越级”。
系统再进化:澎湃OS3的“用户共创”
“出厂即搭载澎湃OS3。”雷军特别提到,软件团队为系统优化下了“很多功夫”。从用户反馈看,澎湃OS3在跨设备互联、流畅度上进步明显,但他也呼吁用户“多提意见”——这种“用户共创”的模式,正是小米生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价格策略:标准版“加量不加价”,Pro版定位上探
关于最受关注的价格,雷军延续了“透明化”风格:标准版在大幅升级的同时保持原价;Pro与Pro Max则继续冲击高端市场,具体定价今晚公布。结合二季度财报中“高端化成效显著”的背景(小米14系列销量同比增60%),市场普遍预期小米17 Pro系列将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
隐藏彩蛋:科技家电“黑马”登场
除了手机,雷军剧透“一批出色的小米科技家电高端新品”,其中一款高端音箱被他“试用后非常喜欢”。结合小米近年“手机×AIoT”战略,这款音箱或将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的新入口。
15年“追梦”:从手机到造车,小米的“硬核”突围
小米的15年,是一部“跨界突围史”。
芯片:135亿研发投入的“长征”
“要做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雷军曾这样定义芯片自研的意义。截至今年4月,小米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团队超2500人,今年研发预算将超60亿。尽管尚未推出手机SoC,但从澎湃S系列到玄戒,小米已在IoT芯片、影像芯片等领域积累技术,为未来手机芯片突破埋下伏笔。
造车:5年“摸爬滚打”的坚持
2021年宣布造车时,外界质疑声不断。但5年后,小米汽车已进入量产冲刺阶段。雷军在微博中提到“造车、芯片和高端化”是近年的关键词,这份“没什么好犹豫”的决心,让小米成为少数同时布局手机与汽车的科技巨头。
业绩支撑:15周年的“底气”
8月财报显示,小米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同比增30.5%;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75.4%,双创历史新高。手机高端化(均价提升18%)、AIoT(智能家电收入增25%)、境外市场(欧洲份额重回前三)的增长,为造车与芯片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与比亚迪的“互勉”:中国科技企业的“同路人”
发布会前夜,比亚迪预祝小米17发布成功的微博,引发热议。雷军回复“真心感谢”,这场科技巨头的互动,被网友解读为“中国智造的互相打气”。
从手机到汽车,从芯片到生态,小米与比亚迪的轨迹虽不同,却共享同一份“追梦”基因——比亚迪用28年成为全球电动车龙头,小米用15年从手机跨界到“人车家全生态”。它们的故事证明: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跟跑”,更能“领跑”。
今晚7点,看小米写下15年新注脚
当雷军按下发布会倒计时,小米17系列的发布,不仅是一款手机的亮相,更是一家科技企业对“15年追梦”的交代。从“为发烧而生”到“成为伟大公司”,小米的每一步都在回答:什么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闯劲”?
今晚7点,答案即将揭晓。而无论小米17系列多惊艳,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家“五十来岁仍在闯”的企业,未来还能带来多少惊喜。
(注:文中数据来自小米财报、雷军微博及官方信息,产品信息以发布会实际发布为准。)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