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食堂食用免费汤饭被指遭辱骂,校方否认称“因办学太好被嫉妒”
一则关于“高三女生食堂吃免费汤饭被校领导辱骂”的传闻引发网络热议,校方坚决否认的同时,其“办学太好被嫉妒”的回应再次将事件推向舆论中心。
近日,多名网友发帖称福建漳州正兴学校一名高三女生在食堂食用免费汤泡饭时,遭校领导拍摄并辱骂为“臭要饭的”。
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网传信息不实,并表示校长对此事毫不知情。这位工作人员还强调,学校因办学成绩优异,“年年都出清华北大,七年五个状元”,可能有人出于嫉妒而恶意中伤学校。
01 事件起源:网络爆料引发舆论风波
这起事件始于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据爆料内容称,在漳州正兴学校食堂内,一名高三女生因食用免费的汤泡饭,被一名校领导发现。
该领导不仅用手机拍下女生照片,还当众用带有歧视性的言语辱骂其为“臭要饭的”。这些帖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网友们纷纷指责该领导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违师德,并对学校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
02 校方回应:强烈否认指控,称系恶意中伤
面对汹涌的舆论,漳州正兴学校工作人员于9月22日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事件进行了紧急回应。
“我们的校长有可能说这种话吗?我们问了校长,校长都说不知道,没有这回事。”
校方还从学校管理制度角度进行解释,称:“我们是私立学校要在当地打品牌,假如我们的校长是这样子,老板直接就开除掉了。”
03 办学成绩:七年五个状元的优质学校?
在这起事件中,校方回应的一个亮点是强调了学校优异的办学成绩。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学校就是办得太好了,最近招生源好,什么都好,年年都出清华北大,七年五个状元。”
公开资料显示,漳州正兴学校是一所涵盖小学至高中的民办教育机构,以严格管理和较高升学率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校方认为,正是这些卓越的成绩引来了同行的恶意中伤。
04 免费汤饭:本是善意举措却引风波
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免费汤泡饭”系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基本餐饮保障,本意是体现教育关怀的人性化措施。
教育专家指出,此类事件反映出部分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可能存在“重纪律轻人文”的倾向。
知名教育学者分析称:“私立学校固然需要维护社会形象,但更应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因经济状况差异而遭受隐性歧视时,不仅伤害个体尊严,更会破坏校园应有的包容氛围。”
05 教育部门:已介入调查尚未得出结论
事件发生后,记者曾联系漳州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需咨询教育局的中教科。
然而,记者在工作时间内多次致电中教科,电话始终未能接通。截至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就此事发布任何官方声明或调查结论。
9月23日,漳州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教育局已关注此事,正在调查处理中。“我们领导在处理这个事了,他们现在都去现场核实情况了。”
06 免费午餐:全国范围内的公益行动
实际上,“免费午餐”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基础。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起源于2011年4月2日,由邓飞联合500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
该计划旨在帮助孩子们免于课间饥饿,享有热腾腾的免费午餐。截至2025年6月底,免费午餐基金共计募捐金额126388.63万元,累计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879所学校开餐,共计帮助超过45万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 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07 类似项目:衡阳县的成功案例
免费午餐项目在多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湖南衡阳县岣嵝乡,自2025年9月1日起,这个位于山区的乡镇实现了全乡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免费午餐全覆盖,千余名师生每天都能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
据测算,这一项目的推行,预计每年能为全乡学生家长节省餐费支出约 150万元。
“两个孩子都在学校吃免费午餐,都长胖了,力气也大了,”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以前每天都要为孩子准备午餐发愁,现在既省心又省钱,孩子们还吃得更营养健康。”
漳州市教育局已介入调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领导在处理这个事了,他们现在都去现场核实情况了”。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查证属实,涉事管理人员可能涉及侮辱他人人格权,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即便不构成违法,此类违背教育伦理的行为也应受到行业自律惩戒。
事件真相仍在调查中,部分网友呼吁校方公布食堂监控录像等客观证据,以澄清事实真相。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