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阅读课入选!教育部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重磅开启
记者今日从教育部获悉,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将继续组织开展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本次遴选首次明确将人工智能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阅读课列为独立课程类别,与学科课程、特殊教育、实验教学共同构成五大类精品课建设方向,体现出国家在课程数字化和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重大战略导向。
五大课程类别并行,人工智能与阅读教育成为新重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本次遴选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课程结构更趋多元。除传统学科课程、特殊教育、实验教学外, 人工智能教育和 阅读课首次作为明确类别被纳入遴选体系,响应了教育部近年来在科技教育与读书行动方面的系列部署。
通知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应严格参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阅读课则需紧密结合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促进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坚持“五类要求”,强调科学性、实效性与原创性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精品课遴选的五类基本要求:
- 1. 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 确保科学严谨,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审定教材,保证知识准确、素材真实;
- 3. 突出课堂实效,体现新课标理念,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强化人工智能赋能与阅读育人功能;
- 4. 注重制作规范,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摄制技术规范,禁用任何形式广告;
- 5. 保证内容原创,严禁冒名、抄袭,强化版权意识。
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教学方式深层变革
此次遴选明确强调“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教学”,鼓励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评价反馈等方面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从技术工具应用走向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阶段。
阅读课的独立设类,则是教育部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走向课程化、常态化、机制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学校系统开设阅读课程,构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生态。
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强化育人主阵地
自“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启动以来,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涵盖课程开发、教学示范、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机制。2025年度遴选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育人功能的协同发挥,体现出教育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课程体系的系统思维。
有教育政策研究者表示,此次遴选类别的调整不仅回应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更从国家课程实施层面明确了人工智能素养与阅读能力的关键地位,预计将对中小学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及教学资源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精品课遴选结果将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面向全国师生开放共享,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公众号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