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转型路:转转关闭C2C业务,全面聚焦可信赖的二手交易生态

转转 黄炜 闲鱼 科技
发布于 2025-09-22


黄炜带领转转告别与闲鱼的正面竞争,通过重资产品质检测和线下门店,构建二手交易信任体系。

2025年9月22日,转转集团宣布逐步关闭C2C业务线,彻底退出与闲鱼的正面竞争。这家成立了十年的二手交易平台,最终选择了与传统电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转转集团创始人兼CEO黄炜将这一决策称为 ​ ​“战略性撤退”​​ 。他表示,关闭C2C业务后,转转将全面转向C2B2C模式,所有商品都将经过官方质检后再上架销售。



01 战略调整,告别烧钱模式

转转的转型并非一时冲动。事实上,自2019年起,转转就已经开始向C2B2C模式转型。截至目前,C2C业务仅占集团总业务的​ ​不足3%​​ 。

这一转变背后,是黄炜对二手电商行业的深刻反思。他坦言:“做轻不行,要做重。做流量不行,要做供给”。

2019年是转转最艰难的时期,公司账上资金只够发6个月工资,几乎濒临死亡。黄炜意识到,继续与闲鱼比拼流量和补贴只会让公司陷入更深的困境。

02 十年创业,从流量信仰到重模式

转转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黄金时期的产物。当时刚从58同城出来的黄炜带着一腔热血杀入二手交易领域,与阿里的闲鱼几乎同时起步。

起初,转转采取了典型的互联网打法:拼流量、拼广告、拼补贴。2018年,转转甚至投入巨资在世界杯期间投放广告,希望快速获取用户。

这些举措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声量,但并未形成真正的竞争壁垒。黄炜后来反思道:“为了全方位塑造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体验,转转没有测算过投入产出比”。

2019年,转转被传资金链断裂,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黄炜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从全品类撤退,​ ​专注于二手手机领域​​。

03 信任难题,二手行业的核心挑战

二手交易的本质难点在于信任问题。黄炜指出:“信任问题是二手行业的最大关隘,当用户之间的交易产生问题时,买单的是平台”。

2023年11月,转转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自媒体博主“猴大腕”发布视频称,转转出具阴阳检测报告,同一部手机在短时间内检测结果不一致。

这场危机让黄炜深刻认识到,仅仅埋头做服务是不够的,​ ​标准化至关重要​​。他在声明中表示:“伤害用户体验就该立正挨打”,并承诺在全国开启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从此,转转开始重金投入质检体系。2024年,公司花费超过2亿元扩大质检部门规模,建立了三大质检中心,质检员工数量占企业半数以上。

04 线下突围,超级转转的体验革命

2025年6月,转转在北京友谊商店三层开设了首家“超级转转”门店,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陈列着200多个品类、30000多个SKU。

店内,LV、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包袋不再采用传统的精品化陈列,而是像超市货品一样紧凑排列,价格也更具吸引力。

这种布局反映了黄炜对二手交易的新理解:“即便是奢侈品,其本身也只是一种货”。

超级转转迅速在消费者中破圈。试营业期间,门店在大众点评服装鞋服类连续多月排名第一,成为年轻群体的新消费地标。

05 收购布局,构建二奢生态系统

转转在二手奢侈品领域的布局早有谋划。2024年,转转收购了国内最大二奢平台红布林,获得了宝贵的供应链和鉴定资质。

这一收购为超级转转的试水成功提供了关键支持。全球市场研究公司IMARC Group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为37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 ​7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5%。

国内二手奢侈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向太、董洁等明星,以及交个朋友等直播电商公司都在抖音带货二手奢侈品,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高。

06 模式对比,差异化求生之路

与闲鱼的C2C模式不同,转转选择的C2B2C模式要求平台深度介入交易过程。

在C2B2C模式下,卖家先将商品交给平台质检,合格后再由平台转售给买家。平台成为信任背书,把非标品的二手交易变成可控、标准化的服务链。

这种模式明显更重,需要大量投入。但黄炜认为,这是转转的生存之道:“与闲鱼比拼流量,是死路;押注信任,才是唯一的出路”。

转转首创了“官方验”服务,提供七天无理由退货、365天质保等承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二手市场的信任度问题。随后,闲鱼推出了类似的“验货宝”服务,爱回收也跟进了官方验机。

07 数据对比,三国杀竞争格局

中国二手市场规模已超3万亿,竞争异常激烈。除了转转、闲鱼和爱回收,抖音和快手也在入局,市场竞争白热化。

QuestMobile报告显示,闲鱼的月活用户规模在2025年3月​ ​突破2亿大关​​,遥遥领先于其他平台。

爱回收母公司万物新生财报披露:2024年,爱回收营收达到163.3亿元,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91座城市,门店总数达2092家。

转转而今全国门店上千家,注册用户超4亿。2021年至2025年,转转总部落地青岛后,累计实现营收超250亿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4年手机装置的总交易额计,爱回收和转转的交易额分别为62亿元和58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7.9%和7.4%。

08 未来展望,循环经济的新叙事

对于转转的未来,黄炜有着清晰的规划:“创业10年,我已经彻底换行业了”。

他逐渐放下对互联网流量的迷信,开始大力加码线下。黄炜表示:“转转就是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认为,转转的胜负手还是要落在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上。如今转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互联网电商公司,而是新经济环境下的新消费企业。

黄炜指出,与巨头相比,转转有其独特优势:“他们(阿里、京东)的优先级永远不是二手行业,而是集团协同。但我们有创新的自主决策权”。

2025年4月,转转宣布成立AI事业部,计划三年内投入20亿元,推出AI买家智能体ZAIBA、AI官方验智能体ZAIYA等AI工具,进一步解决二手交易的信任难题。



从追求流量到深耕信任,转转的十年转型路代表了中国二手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黄炜坦言:“​ ​过去我一直不知道转转究竟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因为我们从未出现在互联网公司排名里,也不在电商公司的排名中​​”。

如今,转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家循环经济产业公司。在巨头林立的二手电商市场,转转可能规模不是最大,但却选择了一条最重的路,希望通过建立信任和标准,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喧喧博客 转载或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可能包含AI辅助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社群交流